2-12岁感觉统合训练
感觉统合就象人体内的“交通指挥者”“红绿灯管制”系统
大脑通过视觉、听觉、触觉、味觉嗅觉等感觉器官,接受外界信息通过神经系统输入大脑,大脑筛选、处理编码这些信息,并反馈指导行为、语言、思维等。感官在输入信息时,和大脑神经细胞的接触要灵敏准确,所有感觉区对同时输入的多个感受信息的协调和整合也必须完整。否则将影响幼儿思考和学习能力的成熟,这便是感觉统合。
感觉统合失调的具体表现在这里:
项目 |
定义 |
优秀表现 |
不足表现 |
---|---|---|---|
前庭平衡感 |
前庭平衡能力,是人类运动的基础。外界的刺激通过前庭觉传输到大脑,筛除多余的刺激,使孩子的注意力更易集中。 |
注意力集中 平衡感强 记忆力好 阅读速度快,阅读准确率高 书写能力好 会归纳整理学习用具,会整理书包 |
注意力不集中 好动不安,小动作多 情绪不稳定,自控力差 语言发育迟缓 身体动作不协调,跑步姿势怪异 走路、跑步,容易摔跤 手脚笨拙,大运动和精细动作技能差 容易丢失铅笔橡皮 爱挑剔、爱粘人 |
本体感 |
即深层感觉,包括空间方位感和运动感觉,可帮助人体随时和地心引力保持协调的关系,如我们在做任何动作时,不用特别去注意身体、四肢的位置,也能够很顺畅的完成互相关联的活动。本体感觉成熟最晚,也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能力。 |
注意力持久 坐姿端正 空间感知力好 方向感强 条理性、秩序性好 规则及自控力好 |
站无站相、坐无坐相 缺乏自信,脾气暴躁 条理性差 整理性,秩序性差 空间感知力不好,容易迷失方向 韵律感不好 做操、跳舞、游泳、姿势不优美。 |
触觉 |
又称浅表感觉。皮肤是人体的触觉器官,它具有正常的防御性反射反应能力。孩子通过皮肤认识自身和环境并接收各种信息,过于敏感或过于迟钝都会对孩子的学习能力产生影响,使他们在大脑中不容易形成对事物正确的认识,并做出应有的反应。 |
环境适应性强 人际关系好 愿意分享 自信、勇敢,竞争力好 上课积极举手发言 有安全感 情绪平和 |
环境适应能力弱 胆小、粘人;爱哭,怕黑;不敢举手发言 怕陌生人 缺乏自信 情绪控制性不好 人际交往差 出手没轻没重 |
必须及时给予必要的矫正
感觉统合失调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消失,当感统失调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出现影响时,必须及时给予必要的矫正:
(0-3岁):儿童感觉统合发展的黄金期, 儿童感统训练基础阶段,这一时期能够通过各种措施来预防感觉统合失调的现象,通过感统训练帮助孩子度过此阶段的各个敏感期。
(3-6岁):改善感觉统合失调的最佳时期,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,提升感觉统合能力,让孩子身心协调,自在成长。
(6-12岁):是矫正感觉统合失调的有效期,若错过感统训练的最佳时期,则需要更大力度更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改善孩子的感统失调。超过12岁的孩子感统能力将难以改变。
感统训练的作用
- 发展智力:通过大运动刺激脑神经系统发展,帮助其智力全方位发展
- 培养秩序和专注力:结合游戏在运动中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和专注力,克服注意力不集中、提升身体的平衡能力、协调力、空间感、肌肉力量、节奏感等
- 适应能力:在运动中给孩子有针对性的外界刺激,提升孩子应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
- 语言能力:有利于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
- 建立自信:可以重建孩子的自信心,让孩子不再感到自卑
- 培养意志:让孩子从小养成坚定不屈,不畏困难的意志